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30%免关税政策持续释放制度创新红利,截至2025年7月,政策下内销货值已突破100亿元(数据来源:海口海关统计)。
那么,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超过30%免征关税怎么理解?海南加工增值30%免税有什么东西呢?海南加工增值30%免关税政策有什么利好?哪些企业可以享受海南加工增值30%免关税政策?......
为帮助创业者快速理解政策核心,小博整理了8个高频问题,涵盖政策机制、适用范围、申报要点等关键信息,助力企业高效对接自贸港政策机遇。
图源:pexels,侵删
一、海南自贸港内销货值超100亿元
2021年7月8日,洋浦保税港区率先试点"加工增值后内销免关税"政策。四年来,该政策适用范围持续扩大,目前已覆盖全省122家企业,涉及行业从最初的粮油、玉石加工等,逐步扩展到医药、珠宝、石化等多个领域(数据来源:海南自由贸易港官方发布)。
政策实施截至2025年7月,海口海关统计数据显示,海南自贸港企业通过该政策内销货物总值达100.3亿元,累计减免关税约8.4亿元。该政策作为自贸港核心制度设计,有效促进了产业多元化发展和就业增长。
特别值得关注的是,2024年底海关总署明确《洋浦保税港区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办法》继续有效(文件编号:署税函〔2024〕336号)。近期海口海关通报,位于儋州王五工业园区的海南欧亿家食品公司完成首单"三不限"原则下的业务:22吨熟制猪肉制品内销货值79.1万元,免征关税约4万元。
"三不限"原则打破原有限制,允许全岛符合条件企业(不限园区、不限认证等级、不限政策类型)享受政策红利。截至2024年10月,全省已有30家企业开展相关业务,内销货值近60亿元,减免关税4.8亿元。海关部门表示将持续优化服务,推动政策效应进一步释放。
二、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超过30%免征关税怎么理解?
1. 政策定义
对在海南自贸港注册的鼓励类产业企业,其生产的货物若不含进口料件,或含进口料件但加工后增值部分超过30%(含),则该货物经“二线”进入内地时,免征进口关税,仅需照章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。
2. 适用对象
企业类型:海南自贸港内从事鼓励类产业的企业(如粮油、医药、珠宝、石化等制造业),且主营业务收入需占企业总收入60%以上。
货物要求:
不含进口料件的本土生产货物;
含进口料件,但加工环节带来的价值提升超过三成。
3.实施进展
2021年7月:政策在洋浦保税港区率先试点。
2022年9月:扩大到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重点园区。
2024年9月后:按“三不限”原则推广至全岛符合条件的企业(不限园区、不限企业认证等级、不限政策类型)。
总之,该政策是海南自贸港“一线放开、二线管住”的关键制度设计,通过降低企业跨境成本,促进产业升级和就业增长。
三、海南加工增值30%免关税政策热门问答
问1:海南加工增值30%免税有什么东西呢?
小博答:政策惠及多领域制造业,包括:
1.食品加工:牛肉干(进口牛肉加工)、辣椒色素、粮油(如海南澳斯卡粮油);
2.医药制造:乳胶导尿管、抗癌注射液(如海南维力医疗);
3.新材料/石化:聚乙烯、聚丙烯(海南炼化首单免关税45万元);
4.珠宝加工:珍珠吊坠(京润珍珠)、钻石、玉石;
5.水产品:海参加工、燕窝等高端食材。
不过,以下情况不享受免税:
1.涉及关税配额商品(如小麦、玉米、棉花等8类);
2.仅经简单加工(如分装、切割、掺混等);
3.料件涉及反倾销税等加征关税措施。
总之,海南企业用进口原料深加工,若“身价”涨超三成,销内地免关税。覆盖食品、医药、珠宝等实体制造业,但简单分装或配额商品不适用。
问2:海南加工增值30%免关税政策有什么利好?
小博答:为企业及区域发展带来以下核心利好:
1.降低成本:企业加工后增值达30%的货物内销时,可免征进口关税(仅缴增值税和消费税)。据海口海关统计,截至2025年7月,政策累计减免关税约8.4亿元,直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。
2.产业升级:政策覆盖行业从粮油、玉石扩展至医药、珠宝、石化等122家企业(海南自贸港官方数据),推动产业链多元化发展。
3.就业增长:政策吸引更多企业落户,例如儋州王五工业园区的海南欧亿家食品公司通过政策首单业务,带动当地就业。
4.覆盖面扩大:2024年“三不限”原则实施后(不限园区、企业认证等级、政策类型),试点扩至全岛,更多中小微企业可享受政策红利(海口海关案例)。
5.政策稳定:海关总署明确《暂行办法》继续有效(署税函〔2024〕336号),为企业提供长期预期。
(数据来源:海南自贸港官方发布、海口海关统计)
问3:海南加工增值30%免关税政策适用区域有哪些?
小博答:海南加工增值30%免关税政策适用区域逐步扩大,具体如下:
1.初始试点:2021年7月政策率先在洋浦保税港区落地(《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》)。
2.区域扩展:后逐步覆盖海南岛内其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13个重点园区(海口海关统计数据)。
3.全岛推广:2024年“三不限”原则实施后(不限园区、不限企业认证等级、不限政策类型),政策试点范围扩大至海南全岛符合条件的企业(海关总署署税函〔2024〕336号文件)。
目前,只要企业满足加工增值比例要求,无论是否位于重点园区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,均可申请享受政策(海口海关案例)。政策覆盖区域从局部试点转向全岛开放,进一步释放制度创新红利。
(数据来源:海关总署通知、海口海关统计)
问4: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加工增值率如何计算?
小博答:海关特殊监管区内加工增值率按以下公式计算(依据《海关对洋浦保税港区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暂行办法》):
增值比例 = [内销价格 - (进口料件成本 + 境内采购料件成本)] ÷ (进口料件成本 + 境内采购料件成本) × 100%
若结果≥30%,则对应货物从自贸港进入内地时可免征进口关税(仅缴增值税和消费税)。例如,某企业进口100万元料件,境内采购50万元料件,加工后内销价格200万元,则增值比例=(200-150)÷150×100%=33.3%,符合免关税条件。
该计算方式适用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及后续扩围的全岛试点企业(海关总署署税函〔2024〕336号确认政策延续)。
问5:海关特殊监管区外加工增值率如何计算?
小博答:海关特殊监管区外加工增值率计算方式与区内一致,具体如下(依据《海关对洋浦保税港区加工增值货物内销税收征管暂行办法》及海关总署后续通知):
增值比例 = [内销价格 - (进口料件成本 + 境内采购料件成本)] ÷ (进口料件成本 + 境内采购料件成本) × 100%
若结果≥30%,货物从自贸港进入内地时可免征进口关税。例如,某区外企业进口80万元料件,境内采购20万元料件,加工后内销价格150万元,则增值比例=(150-100)÷100×100%=50%,符合免关税条件。
根据2024年“三不限”原则(不限园区、不限企业认证等级、不限政策类型),政策已扩展至全岛符合条件企业,区内外企业适用同一计算标准(海关总署署税函〔2024〕336号确认政策延续)。海口海关案例显示,非监管区企业如海南欧亿家食品公司已通过此方式享受政策红利。
(数据来源:海关总署通知、海口海关案例)
问6:海南加工增值30%免税政策和免关税政策有什么区别?
小博答:核心区别如下:
1. 免关税政策(加工增值适用)
减免范围:仅免征进口关税,但需照章缴纳进口环节增值税、消费税。
适用场景:鼓励类产业企业在海南加工货物增值超30%后,经“二线”销往内地时适用。
示例:进口100万元牛肉加工成牛肉干,增值达130万元后销内地,免9万元关税,但仍需缴纳增值税、消费税。
2. 零关税政策(加工增值不适用)
减免范围:同时免征进口关税、进口环节增值税和消费税。
适用场景:仅适用于清单内进口自用设备、原辅料、交通工具等,不适用于加工后内销的成品。
示例:企业进口一台零关税清单内的生产设备,可免缴全部进口税费。
总之,加工增值“免关税”仅免关税(其他税照缴),而“零关税”是三税全免,但后者不适用于加工后销往内地的货物。企业需根据业务类型选择适用政策。
问7:海南加工增值30%免关税政策怎么申报?
小博答:加工增值30%免关税政策的申报流程因企业所在区域不同而有所区别,具体如下:
(一)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企业申报流程
(洋浦保税港区、海口综合保税区等)
1. 资质备案:
通过洋浦或海口保税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申请备案。
提交营业执照、生产工艺说明、鼓励类产业证明等材料。
2. 业务申报:
每批次加工完成后,在海南国际贸易"单一窗口"填报进口料件成本、成品出厂价等数据。
系统自动生成《加工增值免税确认编号》。
3. 销售执行:
将该编号告知境内采购方,采购方凭编号申报进口并免缴关税。
(二)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试点企业申报流程
(全岛重点园区内企业)
1. 试点申请:
向海南省商务厅提交申请,附ERP系统证明、视频监控部署方案等材料。
2. 联合审核:
商务厅会同海关、税务部门实地核查生产线及监管条件。
3. 部委核准:
海南省政府致函海关总署,核准后纳入试点企业名单。
4. 日常管理:
与区内企业相同,通过"单一窗口"申报每批次业务。
(三)通用材料与注意事项
必备材料:加工成本明细、进口报关单、销售合同、第三方审计报告(证明增值率≥30%)。
后续管理:建立加工台账,保留原始凭证至少5年,配合海关核查。
限制情形:涉及关税配额商品(如小麦、玉米)或仅经简单加工的企业不可申请。
总之,区内企业“备案后直接申报”,区外企业“先申请试点再申报”,均需通过线上系统提交加工数据,审核通过即享免税。
问8:哪些企业可以享受海南加工增值30%免关税政策?
小博答:根据公开信息整理,海南加工增值30%免关税政策适用企业需满足以下条件,企业通过该政策可省下部分进口环节费用:
(一)政策覆盖范围扩大
- 不限园区:2024年9月起,政策按“三不限”原则推广至全岛符合条件的企业(不限于重点园区、不限于海关高级认证企业、不限于加工增值政策)。
- 企业数量:截至2025年7月,海南共有122家试点企业获批。
(二)行业类型广泛
覆盖制造业为主的鼓励类产业,包括:
- 医疗企业:如维力医疗(生产导尿管)、海南赞邦制药(药品);
- 食品加工:如海南澳斯卡粮油(菜籽油)、海南欧亿家食品(熟制猪肉);
- 工业与石化:如海南象元实业(高等级橡胶)、石化新材料企业;
- 珠宝加工:玉石原料加工为首饰、工艺品等。
(三)企业核心资质要求
1. 产业类别:属于海南自贸港鼓励类产业目录(如医药、新能源、高端制造等);
2. 加工增值核算:在海南完成实质性加工,且增值部分超过30% 。
(四)注意事项
企业需通过海关备案并满足动态监管要求(如原料来源、加工流程合规),避免后续费用调整风险。
来源:本文由海南博宇会计编辑通过AI工具辅助创作,内容仅供参考,无任何引导,具体以实际咨询为准,相关政策以官方发布为准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温馨提示:大家如果想在海南注册公司、各类资质办理,或需要公司财务代理,或是有关于海南落户的问题,欢迎咨询我们海南博宇会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