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1号,海南又放大招——发布《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》,跨境资产管理试点正式开闸!那么,文件到底说了啥,有什么亮点,对你我有什么影响?如果来海南投资的,投资什么比较好?围绕这几点,博宇会计的小博就来给大家说说。
图源:pexels,侵删
一、文件到底说了啥?
图源:中国人民银行海南省分行业官网截图
2025年8月21日生效的《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》(以下简称《细则》),说白了就是给境外资金开了个“新入口”,允许老外和海外机构更方便地投资海南的金融产品。
(一)谁能投?——门槛比想象中低
境外机构:全球的银行、基金公司等持牌金融机构都能参与(试点初期180天内仅限这类机构);
境外个人:在海南学习、工作或生活满1年,且有境内人民币收入的(比如在海南赚的工资),就能用人民币买理财产品;
港澳台同胞:特别照顾!汇款买产品不占每人每天8万人民币的限额。
(二)能投啥?——品类丰富但风险可控
海南本地金融机构(银行、基金公司、保险公司等)发行的这些产品都能买:
公募基金(R1-R4风险等级,比如货币基金、债券基金);
私募资管产品(证券公司、期货公司发的);
保险资管产品(比如养老计划、基建投资计划);
排除项:最高风险的R5产品(比如期货衍生品)暂时不让投,怕老外玩不转。
(三)怎么投?——人民币结算、账户灵活
账户二选一:在海南银行开人民币结算账户(NRA) 或 自由贸易账户(FT),钱进出都走这个账户;
强制人民币:必须用人民币买产品、结算收益,资金“闭环管理”(减少汇率波动风险);
额度管理:试点总规模起步100亿人民币,后续看情况动态调整。
二、《细则》有什么亮点?
1、面向全球,门槛更友好
这次试点不仅仅是面向机构,也面向符合一定条件的境外个人投资者。无论你来自哪个国家或地区,只要符合条件,都有机会参与。对于在海南学习、就业、生活的境外人士,或者符合海南外籍人才政策的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来说,这提供了一个投资的新渠道。
2、投资产品选择更多元
可以投资的产品种类不少,涵盖了风险等级在R1(低风险)到R4(中高风险) 的主流资管产品。比如一些银行理财产品、证券基金期货经营机构的私募资产管理产品、公募基金,还有保险资产管理产品等。这意味着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,都有可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产品。
3、开户和资金进出更方便
境外投资者可以在海南自贸港内的银行开立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(NRA账户) 或者 自由贸易账户(FT账户) 来参与试点。通过这些账户购买试点资管产品,账户的使用比较灵活。而且,《实施细则》鼓励以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,这既方便了投资者,也对人民币国际化有推动作用。
4、试点规模有弹性,未来可期
初期试点规模设定为100亿元人民币。这个规模上限并不是一成不变的,未来会根据海南自贸港的经济金融发展情况、国际收支形势以及市场的实际需求等因素,进行动态调整。这体现了“稳中求进”的思路,预留了未来的发展空间。
5、助力人民币国际化
试点鼓励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,这为境外人民币资金提供了新的投资渠道。通俗地说,就是能让人民币在“出去”之后,更方便地“回来”投资,对于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是有帮助的。
总的来说,海南跨境资管试点业务的启动,是海南自贸港金融开放迈出的重要一步。它为境外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、更便捷的投资境内市场的选择,同时也有助于吸引境内外资产管理机构关注海南,促进当地金融生态的丰富和发展。
三、《细则》对你我有什么影响?
2025年8月21日正式实施的《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产管理试点业务实施细则》(简称《细则》),听起来高大上,但对咱普通人、在海南生活工作的老外,甚至港澳台同胞,其实藏着不少“接地气”的好处!
简单说就是:境外资金进海南更方便了,而海南本地的钱也可能更“活”了。具体如下:
(一)对在海南的老外和港澳台同胞:投资新路子
1.老外也能买本地理财产品了:
如果你是在海南学习、工作或生活满1年的境外个人(比如外籍教师、企业高管),用你在海南赚的人民币工资,就能买海南的基金、保险资管等产品,不用再把钱搬来搬去折腾。
2.港澳台同胞汇款“不限量”:
港澳台朋友通过试点买产品,不占每人每天8万人民币的汇款额度,转账更自由。
3.资金进出更省心:
必须用人民币结算,钱只能通过专用账户(如NRA账户、FT账户)进出,到期收益原路返回,减少汇率波动风险,也不用担心换汇麻烦。
(二)对海南本地企业和打工人:机会变多了
1.金融机构生意更旺:
银行、基金公司能吸引境外资金进来,管理规模大了,托管费、手续费收入可能增加——比如中行、华夏银行等已启动试点,后续可能扩招人手或升级服务。
2.旅游、医药、科技企业间接受益:
境外资金流入后,可能通过资管产品投向本地项目。比如:
旅游消费:更多钱支持酒店、免税店建设;
医药健康:博鳌乐城医疗项目可能获得资金;
高新技术:科技园区融资更便利。
3.就业机会可能增加:
资管机构扎堆海南(比如国际巨头设分部),金融、法律、技术服务等岗位需求可能上涨,对本地求职者是利好。
(三)、对人民币和普通人的“隐形好处”
1.人民币更“国际化”:
强制用人民币结算,让离岸人民币有地方投资生息,减少对美元的依赖。长期看,汇率波动可能更稳,出国换汇成本或降低。
2.海南消费环境升级:
钱多了→企业融资容易→可能推动商场、景区、医疗等配套升级,本地人生活便利度提升。
四、2025年在海南投资什么比较好?
(一)境外个人:用“海南收入”投资本地理财产品
1. 谁可投:在海南学习/工作/生活满1年、且有境内人民币收入的境外个人(如外籍高管、留学生)。
2. 投什么:海南金融机构发行的 R1-R4风险等级产品(如货币基金、债券基金、保险资管),门槛低、风险可控。
3. 优势:
资金闭环管理,人民币结算,免汇率波动风险;
港澳台同胞投资汇款不占每人8万/年额度。
实操建议:在海南银行开立NRA或FT账户,用本地工资收入配置稳健型基金产品。
(二)金融机构:跨境资管服务链
1. 试点机构:本地银行、基金公司、保险公司可发行跨境资管产品,吸引境外资金增量(如中行、华夏银行已启动试点)。
2. 配套服务:
托管与结算:银行托管费收入增长;
专业服务:法律、会计、跨境合规咨询需求上升。
3. 趋势:政策推动境内外资管机构入驻海南,形成产业生态圈。
机会点:关注本地金融机构的资管业务扩张,或配套服务企业的合作机会。
(三)实体产业:间接受益的三大领域
跨境资金流入后,可能通过资管产品投向海南重点产业:
1. 旅游消费:免税购物、高端酒店、文旅项目(政策鼓励资金支持消费基建);
2. 医疗健康: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区的新药研发、康养项目;
3. 高新技术:航天科技、海洋经济、数字经济等自贸港重点产业。
逻辑:资管产品募资→投向实体项目→企业融资成本降低→产业升级加速。
(四)注意政策限制与节奏
1. 初期门槛:
180天内仅限境外持牌金融机构参与(如外资银行);
个人投资者需满足居住+收入证明要求。
2. 额度限制:试点总规模起步100亿元,后续动态调整。
3. 产品风险:仅开放R1-R4中低风险产品,禁止R5高风险衍生品。
(五)总结:普通人如何借势?
在海南的境外人士:用本地收入配置稳健理财,分散资产风险;
本地从业者:关注金融、专业服务岗位需求增长;
企业主:旅游、医疗、科技类企业可能获资金倾斜,可对接资管机构融资。
政策价值(专家观点):
- 王少辉(中行海南研究院):海南成单边开放试验田,全球资金可直接入场;
- 董希淼(招联首席研究员):试点为境内机构打开“国际窗口”。
提示:跨境投资需注意反洗钱等合规要求,建议通过银行或持牌机构操作。
(注:以上分析基于公开政策,不构成投资建议,决策前请咨询专业机构。)
来源:本文由海南博宇会计编辑通过AI工具辅助创作,内容仅供参考,无任何引导,具体以实际咨询为准,相关政策以官方发布为准。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温馨提示:大家如果想在海南注册公司、各类资质办理,或需要公司财务代理,或是有关于海南落户的问题,欢迎咨询我们海南博宇会计。